安徽人游安徽 | 一年一次在徽州,中秋是这样过的

时间:2022-09-11 17:59:31 | 浏览:606

月到中秋,暑气退,秋渐浓。“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逐渐长大,故乡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

月到中秋,暑气退,秋渐浓。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

逐渐长大,故乡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

在古徽州,中秋之日,和中华民族大多数地域一样,也都要饮酒赏月,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庆贺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然而徽州各县也还有一些自身特色的庆中秋习俗。

歙县农历中秋,差不多家家要做甜酒酿,吃月饼,备下丰盛的菜肴,晚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俗云“早端午,晚中秋”,中秋一定是晚上上席。团圆饭之后,小孩边吃月饼赏月边听长辈讲故事。在有的乡村,还要“嬉草龙”,庆丰收。

歙县洪琴村中秋夜舞草龙场面 朱建平|摄

在歙县洪琴村、许村等地,中秋之夜都有“舞草龙”的这个习俗,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一方平安、风调雨顺。用竹篾、稻草、麦杆等编制成威武神气的草龙,龙鳞清晰可辨,龙体遍插神香,轻巧灵活,便于舞动。入夜,舞龙队伍从村头出发,途经村中主要街道、祠堂等,直至村尾,所到之处,锣鼓声、爆竹声不绝于耳。

为什么月饼都有油纸托着?歙县南乡民间传说,元代统治者推行民族压制政策,对“南人”尤为严厉,五家共用一把菜刀,不准互通音讯,防百姓起来造反。百姓于是就在中秋夜以互送过节月饼的名义进行联络,月饼下都托了一张纸,相约“中秋杀鞑子”,于中秋夜共同反抗民族压迫,于是至今月饼都还有油纸托着。

休宁中秋用稻草扎龙,又称“香龙”。中秋之夜在晒谷坦上花炮齐鸣,香龙舞动刚健激烈,舞龙技艺有:打草惊蛇、二龙戏水、穿越龙桥、白龙出洞、黄龙过江、银龙翻海、海底捞月等等,如果两条龙相遇还要“摆龙门阵”,阵名有:青龙改常、八卦连环、蛟龙闹海等等,一方“摆”输了,就放鞭炮,让对方先过。龙舞过之后,一定要将草龙送入溪河,使龙归大海,以期保佑一方平安。

休宁的板凳龙,板凳龙历史上名闻遐迩的只有右龙、鄣源和田里这三个村的三条。这三条龙龙首、龙尾如出一辙,均为篾片、篾丝扎制框架后,糊上白纸,描绘精美的图案,粘贴剪纸;区别主要体现在龙身:鄣源板凳龙和右龙板凳龙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前者灯笼罩为篾丝布质,后者为篾丝纸质(俗称“双红”的红棉纸),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田里板凳龙是在凳面上捆缚南瓜块,上插点燃的香火。板凳龙习惯上是“一丁一龙”,即村子里15岁以上的男丁,每人自制一节龙身,表演时龙头在前,在经过各家门口时,各家的男丁将自己的龙身接上去,越接越长。2008年12月,右龙板凳龙忝列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月圆

历来都是中国人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在徽州

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佳节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江苏旅游网抖音直播电商资讯网携程旅游资讯网美度舵手表龙潭古镇旅游网车主网美食城资讯网小天鹅洗衣机评测网云服务器技术网美菱冰箱评测网高空跳伞运动网希腊旅游网美容整形网杨幂影迷网公司起名取名网
安徽旅游网-安徽旅游攻略自助旅游、安徽必去五大旅游景点、安徽省内旅游景点推荐、安徽省十大旅游景点排名、安徽周边景点排名大全、安徽古镇旅游景点排名攻略资讯。
安徽旅游网 jiel.cn ©2022-2028版权所有